游客发表
不同于传统建在地面上的污水处理厂,七格四期为半地埋式污水处理厂,不仅让地下的水净起来,也让地上的景美起来。
在生态环境部大气司司长刘炳江看来,现在钢铁行业排放量大、布局不合理、产能过剩,本轮超低排放改造的潜力很大。超低排放改造,如同撑杆跳高,很多钢企在落实中颇有隐忧,甚至没有勇气去面对:对风险的承受,对成本的把控,以及对效益的预测。
国家标准是统一的,各地方标准不一样,且比国标高很多,都很急切。《意见》给出的时间任务表是:到2020年底前,重点区域钢企超低排放改造取得明显进展,力争60%左右产能完成改造,有序推进其他地区钢企超低排放改造工作。但现在这些都顾不上,只能投入。记者注意到,还有一个特殊背景,王成恩所在的企业原来不在京津冀及周边2+26城市范围内,今年刚被划入其中,而且被划归省会城市管辖,要求相对更严。社会激励机制也一定要导向那些环保水平先进的企业。
其实不只是王成恩所在的企业,其它钢企也面临着一场严峻考验。王成恩说:政府要求国企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对我们更严格,一方面是限产任务,另一方面就体现在超低排放改造上。到2020年,建筑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要达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
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方建筑工地要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利用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减少城市道路扬尘,提升机械化清扫率。设区城市环城地区可视范围宜林荒山绿化率2020年达到80%以上,2022年城市国土绿化品质有效提升。同时,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植被稀疏,扬尘污染突出。2020年设区城市建成区公交、出租、环卫车辆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
设区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中心2020年全部建成,实现污泥零填埋。2019年全省新增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80%。
同时,要求全省各地强化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监管,大力推行绿色施工。到2022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力争退出全国倒数第三名,稳定退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倒数第一名,力争达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年达到42%以上近日,山西省出台《山西省改善城市人居环境攻坚行动方案(2019-2022年)》,明确提出将以跨入全国第一方阵为目标,以补齐设施短板为重点,强化城镇生活污水处理、垃圾分类、清洁取暖、新能源汽车、公厕改造、环城绿色屏障6方面建设,提升城市品质,积极构建健康、便捷、宜居、和谐的城市人居环境,精心打造黄土高原上的美丽家园。同时,结合道路、老旧小区等改造,加快改造雨污合流管网,新建道路全部实行雨污分流,汾河、桑干河流域市县未完成改造的污水处理厂,2019年9月底前要全部完成提效改造,实现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3项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稳定达到地表水Ⅴ类标准。
全省污泥无害化处置率2020年达到95%以上,2022年基本实现无害化处置。推进燃煤锅炉超低排放改造。设区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中心2020年全部建成,实现污泥零填埋。另外,积极推进50万人以上人口大县餐厨垃圾处理设施建设,2022年全部建成或实现就近消纳处理。
其他设区城市要选择一批试点单位加快推进,到2020年实现公共机构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至少有1个区实现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其他各区至少有1个街道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示范片区。到2022年,全省环境空气质量力争退出全国倒数第三名,稳定退出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倒数第一名,力争达到京津冀及周边地区平均水平,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年达到42%以上。
同时,山西地处黄土高原,植被稀疏,扬尘污染突出。全收集全处理,加快污水污泥处理设施建设加快城市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城市污泥无害化处置,是山西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的迫切需求。
到2020年,设区城市生活垃圾实现全焚烧、零填埋,设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全覆盖。2020年底前,京津冀及周边地区4市和汾渭平原4市完成国家下达的国三及以下排放标准营运柴油货车淘汰任务。为解决冬季燃煤污染问题,山西省提出积极推进清洁取暖和散煤替代工程,以集中供热为主,煤改气煤改电等清洁取暖为辅,全面完成年度清洁取暖改造任务。全省每小时65蒸吨及以上燃煤锅炉,以及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燃煤供暖锅炉、生物质锅炉于2019年10月1日前完成节能和超低排放改造,燃气锅炉基本完成低氮改造。设区城市环城地区可视范围宜林荒山绿化率2020年达到80%以上,2022年城市国土绿化品质有效提升。5000平方米及以上土方建筑工地要全部安装在线监测和视频监控,利用智慧建筑管理平台,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减少城市道路扬尘,提升机械化清扫率。
为此,山西提出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全省城市建成区绿化覆盖率2020年达到41%以上,2022年达到42%以上。加快推进智慧工地建设。
城市新增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采用新能源车辆,现有渣土运输车辆全部采用全密闭、全定位的新型环保渣土车。加快推进污泥规范化处置。
全省城市建成区新增和更新公交、环卫、邮政、出租、通勤、轻型物流配送车辆使用新能源或清洁能源汽车。设区城市市区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
到2020年,建筑施工工地周边围挡、物料堆放覆盖、土方开挖湿法作业、路面硬化、出入车辆清洗、渣土车辆密闭运输要达到六个百分之百要求。县级及以上城市在完成建成区淘汰每小时10蒸吨及以下燃煤锅炉、茶水炉等燃煤设施基础上,进一步加大淘汰力度,2020年10月1日前,重点区域基本淘汰每小时35蒸吨以下燃煤锅炉。控煤抑尘,打造清洁城市环境山西是我国煤炭大省,也是大气污染较为严重的省份。太原市作为全国46个生活垃圾分类试点城市之一,到2020年要基本建成生活垃圾分类处理系统,形成可推广、可复制的生活垃圾分类经验。
为此,山西明确提出,2019年,太原、晋中、临汾、运城市要率先实现建成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其他设区城市2020年全部实现。同时,要求全省各地强化建筑工地施工扬尘监管,大力推行绿色施工。
专家指出,要从根本上解决山西扬尘污染问题,一方面要加强生态建设,另一方面要强化建筑施工工地扬尘污染管控。2019年太原、大同、忻州、长治、临汾5市污泥无害化处置中心建成投运。
山西明确提出,城镇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要大幅提高。未来三年,山西省将取消党政机关、办公区域以及主要街道和城市重点片区摆放的垃圾箱,实施定点分类投放,示范带动公众。
太原市不含步行的公共交通出行分担率达到30%以上,其他设区城市达到20%以上。到2020年,设区城市全部实现建成区生活污水全收集、全处理,生活垃圾全焚烧、污泥零填埋。2020年设区城市建成区公交、出租、环卫车辆全部更换为新能源汽车。2019年全省新增更新公交车中新能源公交车占比达到80%。
淘汰更新,公交、出租、环卫车辆更换为新能源车为减少机动车污染,山西省将采取加强监管、市场驱动和经济激励等综合性措施,促进老旧机动车淘汰。全焚烧零填埋,推进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处置实行垃圾分类,关系广大人民群众生活环境,关系节约使用资源,也是社会文明进步的一个重要体现。
全省城镇生活污水处理率2020年达到92%以上,2022年达到95%以上。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体系,不断提高公交站点覆盖率和公共交通机动化出行分担率。
禁止销售普通柴油和低于国六标准的车用汽柴油。当前,城市生活垃圾分类进入强制时代
相关内容
随机阅读
热门排行
友情链接
友情链接